蛋鸡业现状与问题
2009-02-26现状:
农户为基本饲养单位,庭院饲养,手工喂料捡蛋清粪;不同日龄的鸡同院饲养,养鸡户连片成为养鸡村;一部分村的养鸡户集中迁到村外,形成独立的养鸡小区;饲料,贩蛋,动保,设备,屠宰等行业配套,这是20多年形成的一种普遍的蛋鸡饲养模式。
20多年积累了1000多亿行业资本,从业者百余万,商品蛋鸡专业饲养农户有30万户左右,户均养产蛋鸡饲养能力4000只,总年存栏商品蛋鸡10亿只,父母代场1000家左右,场均两万,总养能两千万只,年存栏产蛋鸡1500万左右,可供商品鸡12亿。 祖代20家上下,年存栏30到40万,可年供父母代近3000万。
品种,八层是褐鸡,九层是海兰。
蛋鸡业是最先发展的畜牧分支行业,已完成了良种化,专业化,设施化,工艺化,市场化。形成了完善的业内分工体系,曾经是高效生产的典范,超前其它行业很多年,曾经创造了中国鸡蛋生产的辉煌时代,直到目前为止,鸡蛋还是最廉价的动物蛋白食品。
问题:
1、生产规模总量过剩:由于缺乏有效的行业自律和行政管理,养鸡总量得不到控制,全国的总产能严重过剩。生产以3年为周期波动,鸡蛋,鸡雏,下架鸡的价格也随之波动,养鸡户无所适从,盲目跟风,重复投资,往往赔钱。导致房舍设备空置,资源浪费。
2、无门槛,从业者阶段性低水平涌入,没有退出机制。
3、从业人员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差。
4、官方的兽医防疫体系同完全市场化的行业不配套不协调,缺乏同市场机制和行业规律相协调的管理机构,政府多年来投入的资金使用效果不大。疫病防控扑杀补偿的政策不合理。
5 、政府没有对蛋鸡行业明确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
6、区域规划和管理缺失,鸡蛋一是全国流通的商品,却没有一个基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生物安全条件基础上的全国统一规划。
7、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
8、行业协会职能缺失,政府管理无依据。
9、鸡蛋的商品属性不全:没有外在标识,无法区别内在品质,达不到食品卫生要求,低质低价,生产水平已经严重滞后,不符合现代食品消费潮流。小农户无法越过品牌蛋经营的门槛。生产和消费已经完全脱节。
10、消费者教育引导不力。
11、一体化生产有待发展,养鸡户只是空间商结合到一起,生产经营防疫没有协同。
12、生产工艺不当:开放鸡舍无法控制鸡舍内环境,冬冷夏热,白天光照过强,没有排风设备,室内空气质量差,饮水设备漏水,鸡的最基本生存条件得不到保证。
13、生产的分工、分化不彻底,养鸡户即养产蛋鸡又养育成鸡,疾病交叉感染,育雏设备利用率低,育雏质量不达标。良种鸡的遗传潜力得不到发挥,育成鸡体重不够,产蛋鸡死亡率高,鸡的产蛋缩短,饲料利用率低,生产效率降低。手工生产效率低,生产规模小。
14、生产和布局不符合生物安全原则:养鸡户自成体系,多日龄鸡混养,人畜禽混居,户与户相连,村与村相连,不同鸡群和不同养户之间无隔离措施和防疫屏障,无法全进全出。
15、配套的服务体系没有生物安全的概念和责任以及政府的监控管理,饲料、送料车、鸡蛋包装箱、运蛋车、运鸡车都是造成疾病传播的途径。缺乏全国统一的疫病防治系统。
16、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使用不当,无抗体监测手段。滥用抗生素和违禁药。早期感染传支,禽流感得不到控制,细菌病泛滥。形成巨大的生物安全隐患。
17、品种单一:目前国内主导品种是海兰占到80%以上,其他是罗曼和依莎占到20%,良种扩繁体系跟养殖户关系松散,个别场家以次充优,生产冒牌产品。
18、饲料质量没有有效监控。
19、粪便污染:粪便得不到有效处理和利用,大都院外露天堆放,污染环境,恶化了农村村落的生活条件。
中国蛋鸡的饲养模式存在着先天的缺陷,是没有任何管理的市场经济体系,违反生物安全的原则,蛋鸡饲养小区成为百病之源,威胁人类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安全,必然走入死胡同。
目前蛋鸡行业正走入困境:周期性的亏损、蛋价过低、环境污染、禽流感、生物安全隐患等问题急待解决。何去何从,值得关注。一部分人肯定要破产,也必须破产,退出这个行业,比如庭院养鸡户,规模过大的养鸡小区内的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