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业的又一个寒冬来临
2009-05-16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重庆开县养猪业经历了一个从波峰跌向波谷的过程,目前生猪价格已跌近盈亏平衡点,而且下滑态势仍在继续。有关人士提醒应理性看待下跌,防止恐慌,共同防止生猪市场大起大落,维护养猪户利益和市场稳定。
生猪收购价格跌到4.3元
这两天,温泉镇清坪5社养猪大户邱海山心里一直在发愁,自家饲养的近70头生猪已经长到200多斤,出售明摆着要亏损,待售又不知道行情什么时候能够好转。
邱海山从事规模养猪已经有6年时间,前几年生猪价格好、行情稳定,年出栏生猪在300头左右,年获利在5万元以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生猪价格一路下跌,虽然春节期间出现短暂的恢复性上升,可是好景不长,节后生猪行情又急转直下。邱海山说:“这阵生猪收购价格每斤已跌到4.3元了,照这个价格销售每头生猪至少要亏损四、五十元。
“赔就赔在我进的仔猪身上了,一头仔猪五六百元,这么贵的进价,当然要赔了。”邱海山却把自己赔钱的原因归结为没有购进母猪,因为村里其他养猪户自繁自养,目前都还能保本。
村民邓尤春家就养着28头母猪,因为仔猪卖不上价,大都改成了自己育肥。现在他家圈舍中已有110头大猪、130多头小猪。
从2007年底到去年上半年,邓尤春养的母猪经历了“黄金时期”,每头20至30斤的仔猪能卖到六七百元。“今年开春后一下子降到了200元,眼下150元一头也没人来问了。”
“按150元一头卖,就快赔钱了。” 邓尤春粗略算了一笔账:每头母猪市价多在1800元-2000元,每年需消耗饲料2000元,一年两窝能产16头仔猪,加上水电人工等各项支出,一头仔猪成本价最低在140—150元。
受此影响,养殖户生产积极性受挫,开始出现生产补栏不及时或空栏现象。“仔猪价跌滞销,母猪养殖效益下降,一些养殖户已开始淘汰、宰杀母猪。希望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清坪村母猪饲养户胡军在接受采访时说。
“现在生猪的市场收购价为每斤4.2—4.5元左右,猪粮比的价格是6∶1,已经接近盈亏平衡点,而据我所知,现在大多数养猪户只能保本,有的已少量亏损。” 县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养猪大户选择“顶住”
河堰镇马家村二社的颜志恒对去年的繁荣景象记忆犹新,去年3月,家里养的7头母猪生下50多头小猪,村里天天有人来问他买小猪。当时,邻居给每头的小猪价格开到了500多元。颜志恒细想了下,还是自己养大再卖划算,就拒绝了。
眼下,颜志恒卖不掉的仔猪就自己育肥,发展自繁自养,这已经成为他多年养猪积累的一条抵抗市场风险的经验。“价格再低,也要顶住。”
与“散户”相比,“大户”的成本要低很多,基本上300头以上规模的养猪户都有大量的母猪。猪仔都是自产自销,只需要支付相应的饲料费,成本比“散户”低了许多。自己买猪仔养猪就像炒股票,亏损的还是“散户”居多。
颜志恒经历过几轮猪市的起落。照他看,越是在养猪业的“冬天”扩张,越能降低建设成本。他说,“现在猪的价格在降,但是一头仔猪的价格也降到了100多元,套用股民的话讲,现在正是‘补仓’的时候。”
“只要顶住了,就能笑到最后。”颜志恒说,目前仔猪的价格比去年最高点已经缩水四分之三,现在进一批小猪补栏,再过一段时间,生猪价格一回升,投下的真金白银就会‘下崽’。”
正是缘于对生猪市场走势的直观研判,在目前养猪业步入“熊”市的时候,跟颜志恒一样,我县一些养猪大户都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顶住”。
理性看待价格回落
“生猪价格之所以大幅下跌,主要由供求关系造成的,属正常现象。”县畜牧兽医局局长韦毅说,由于2007年5月至去年9月,生猪价格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我县各地纷纷发展生猪养殖,促进了生猪养殖快速发展。像我县的母猪饲养量从去年同期的6.7万头增加到10.1万头。但快速发展的结果,促进了市场饱和。此外,为稳定肉价,保护养殖户的利益,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母猪养殖保险、良种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也加快了生猪养殖的发展。
“普遍认为三年为生猪价格的一个周期。生猪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很大,前一个周期价格上涨太多,有些异常,而今价格回落是正常的市场调节,养殖户应理性看待,不必恐慌。” 韦毅认为,从长期来看,一方面,由于近段时间补栏不积极,补栏率有所下降,下半年生猪上市量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粮食价格上涨压力巨大,推动养殖成本再次提升可能性较大;此外,作为生活消费品,猪肉价格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弱,经济疲软造成的消费不足,对猪肉消费影响较小。我们预测, 10月份以后,肉食消费逐渐趋旺,生猪价格止跌回涨的可能性非常大。
针对目前状况,韦毅建议养殖户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要追涨杀跌,特别是母猪养殖户不要宰杀母猪。此外还应加强饲养管理,发展生猪生产时应选择优良品种“三元”杂交猪,淘汰那些品种差、质量低的品种。同时努力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发展,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