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市低迷考验新疆生猪产业
2009-06-03引言:猪肉价格便宜了,销量应该会好起来,可是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新疆猪肉经销商和生猪养殖户都乐观不起来……
经销商和养殖户都犯愁
“每天只能出售三、五头猪,比以前少了一、两头。”在乌鲁木齐北园春农贸市场猪肉经销商张军的生意不但没变好,反而更难做了,张军向记者抱怨。最近,受甲型H1N1流感的影响,买猪肉的人明显减少,猪肉即使便宜1元钱,还是在赔钱,“猪肉零售价便宜了,收购价却高了,卖肉的利润当然会少”。
在兵团农六师五家渠市共青团,生猪收购价虽然慢慢走出了甲型N1H1流感的阴影,而养殖户毛凤英对养猪前途仍然很茫然。
毛凤英在去年猪肉行情较好时,筹借了十几万元加入了养猪队伍,去年9月,存栏数量发展到近百头,却遭遇猪肉价格下滑。本指望今年5月,猪肉消费旺季启动的时候,生猪收购价格能上升一点,4月下旬,一场突如其来的甲型H1N1流感,却让生猪收购价在几天之内从每公斤8元下跌至6.8元,毛凤英的所有指望变成了泡影。
5月8日,生猪收购价从每公斤6.8元回升到7元时,毛凤英抗不住压力,提前处理了11头待出栏的生猪,亏损了1500多元钱,以后的几天,收购价虽然恢复到了每公斤7.5元至7.8元,毛凤英却仍在做着最坏的打算。
“压栏的猪太多了,谁知道价格后面会怎么样?”毛凤英说,她向收购商打听了一下,收购价没有达到大家期望的价格,现在很多养殖户都在压栏惜售,肉市行情却一直不好,“生猪收购价后面肯定还会走低,再亏损几个月,我只好把猪都处理了,不养了”。
养殖户压缩生产
毛凤英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进入5月下旬,乌市东戈壁屠宰场的收购商们一直在为养猪户惜售问题犯愁。
据这家屠宰场负责人分析,由于很多养殖户都期望6月猪市旺季时候,能卖出好价钱,育肥猪虽到出栏的季节,仍然在压栏,预计进入6月以后,猪市会出现集中出栏现象,生猪收购价会再度走低,猪市仍会呈现持续走低态势。
事实上,更多的规模养猪户早在去年就已经预料到,养猪业的价格低谷会很快来临。
“从去年9月起,我就开始压缩存栏量,处理了一部分母猪。”兵团农六师五家渠市共青团天农合作社经理魏德强说,当时看到附近连队的农民纷纷加入养猪队伍,一些养殖户也在不断扩大规模,而猪肉价格却不停地下跌,凭借7年来的养猪经验,他预感猪价低谷要来了。
魏德强先把生产母猪从70多头压缩至十几头,又将育肥猪从存栏700多头缩减至200多头。
一些规模养殖场和魏德强一样,也早有预感,让大家始料未及的是,这次周期性波动会这么早到来。
“从2007年5月到现在,两年时间行情就变了。”石河子148团农业科科长刘东军说,根据十余年的观察,养猪业周期性波动一般是3年一小动,5年一大动,“这次价格波动却与以往不同”。
记者从新疆畜牧部门获悉,今年新疆养猪业遭遇价格低谷,一方面和内地养猪业市场低迷有关;另一方面与去年、前年生猪利润高涨、养殖数量迅速扩大、产能过剩有关。
“新疆的生猪养殖成本和防疫成本比内地低,一头育肥猪养殖成本至少比四川低150元至200元,因此,近两年,仅新加入养猪业的企业和养殖场就有五六家。”自治区畜牧厅一位负责人说,由于新加入的养猪户增多,一季度,全疆生猪存栏达200万头,同比新增18万头,生猪存栏出现明显过剩现象。
“由于产能过剩,消费市场短期难以消化,持续两年高温的养猪业,今年会再次遭遇周期性低谷。”多数规模养殖户这样判断。
业内人士分析,生猪产业要走出忽高忽低价格怪圈,必须形成规模化养殖,降低养殖成本,延伸肉类深加工,提高猪肉附加值。
面对价格波动,魏德强早在2006年猪市低迷时,就和当地40多个养猪户成立了协会,抱团扛过了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
今年,养殖成本下降后,魏德强又和十几个养猪户成立了养殖合作社,“仅靠卖生猪,大家赚的就是养殖钱,猪价高,还能赚上钱,一旦价格跌了,大家只好赔钱。所以,我和合作社的股东商议,建养殖小区,实现规模养殖后,打出自己的品牌肉,提高猪肉附加值。”
生猪大型企业逆境中摸索新模式
在昌吉、石河子、奇台等生猪规模养殖区,一些大型企业也在摸索新的产业模式。近日,从新疆天康集团生猪养殖部传来的消息称,该企业一边扩大产能,一边在扩大内地分割品销售量。
“近两年,国内养猪业西移,内地以及中亚地区对新疆猪肉的需求量一直在增加,公司计划扩大养殖基地规模,加快本地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对接。”该公司副总经理郑东生说,企业为扩大产能,已经与昌吉市、玛纳斯县、奇台县等地形成了“政府扶持、企业带动、合作社组织、养殖户分户经营”的合同经营养殖模式。
无独有偶,记者从兵团农六师五家渠共青团林牧站了解到,乌鲁木齐正大畜牧有限公司近期刚在这里达成生猪养殖示范基地协议。正大畜牧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胡九英证实,企业生猪育肥示范基地计划开建,建成后存栏能达5万头,“企业以后主要生产分割肉等深加工产品”。
新疆蓝希络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相华透露:“公司计划增加一条屠宰生产线,将年屠宰量从100万头增加到300万头,今年下半年还要投资8000万元,与农十二师联合开建年出栏20万头的生猪养殖基地”。
周相华说,公司扩大产能主要是看好内地市场,“养猪业西移后,以前从四川进肉的北京、广州、武汉等城市部分经销商,将从东北和新疆进肉,我们的扩建主要是为了加大分割肉销量,从而扩大内地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