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市场旺季不旺
2009-06-266月已近尾声全年肥市行情演绎过半。夏种即将来临面对本应肥料销售的旺季化肥生产和流通企业急如热锅上团团转的蚂蚁焦虑而郁闷:市场迟迟无法启动上半年旺季不旺的局面或将在下半年重演。
农民施少了零售店卖少了经销商批少了厂家生意越来越难做了……这就是2009年上半年广东肥料市场最真实的写照。
农产品价格低迷农民减少肥料投入;肥料价格暴跌零批商家进货慎之又慎;外省企业强势入攻广东本土肥企倍感压力;国内肥料产能过剩价格战已火速上演……诸多因素叠加一起在经济不景气的阴霾笼罩下广东肥料行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与挑战。
农产品低迷消费力下降 农资产品投入大为减少
肥料市场萎缩的根源在于终端消费者。6月18日从化市街口一农资店老板林伟钦正在慢慢地翻阅着账本仔细清算上半年农资交易情况。他透露今年 1-5月每月农资交易额缩水1.3万-1.5万元除部分肥料价格下滑因素外农民需求减少是导致交易额锐减的最重要因素。据统计与往年同期相比 该店仅肥料销售量就减少了15%。
肥料销量缘何锐减?广州番禺灵山生产资料公司经理黄文双分析:虽然菜农没减少种植面积也没改变 但农产品价低农民购买力减弱。上半年叶菜价格持续低迷在从化苦麦菜每斤只能卖2-3角有时没人收购;在番禺韭菜更惨市场收购价2角/斤不计地租、农资和人工投入仅是请人把割下来的韭菜清洗绑扎人工也需2角/斤大多菜农干脆把韭菜扔到田头不卖了。 在云浮罗定蚕桑产区前期由于茧价只有4元/斤蚕农积极性受到重创弃管现象十分普遍农资交易冷清。有经销商这样闲聊道:“农民不剪枝、不松土、不除草、不喷药、不施肥经销商没事天天打麻将。”
低迷的不仅是蔬菜和蚕茧火红了10多年的香蕉也受波及。在去年行情大跌影响下今年蕉农在农资投入显得小心翼翼。高州市东岸镇蕉农赖位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往年从种植蕉苗开始他就一直施用如“根动力”之类的高含量品牌复合肥但年初至今他改施用磷肥、尿素和钾肥等单质肥料打算到抽蕾期再施高含量复合肥和钾肥。
赖位强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节省成本。他告诉记者在去年肥料价格高企和蕉价低迷的双重打击下种植的500株秋蕉亏了4000多元;而在高产价好的年景每年秋蕉收入有八、九千元。“仅是肥料投入每斤蕉成本就高达2角肯定要亏。”
广东中加混合化肥厂副厂长钟锡麟分析去年肥料价格高企加上柑桔滞销、桉树材价格暴跌、粮食收购价低以及台风等自然灾害袭击挫伤了今年农民投入的信心“有的农民想投入但缺乏资金;有的农民手上虽有资金但不敢过多投入不知后市产品价格如何。”
复合肥料销量大幅萎缩 农资零售店扩张抢市场
今年农民购买力减弱各地纷纷报出肥料销量下降的数据。在清远市沙糖桔主产区的升平镇农资店老板朱永明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受去年沙糖桔价格低迷的影响桔农的种植热情犹如被泼了一盆冷水投入相当谨慎不但施肥量减少连施肥次数也随之减少至今销量只有300吨与往年同期相比缩水近一半。“现在仓库只有5吨库存平时起码有30吨桔农不买肥我们也不敢进得太多。”
在翻阅完进货单后罗定市新玖农资公司总经理罗锦清告诉记者:他公司上半年碳铵一粒没卖出比去年少了2000吨;磷肥卖了2000吨多了1000吨;复合肥卖少了600吨;三项总计比去年同期少了15%。据记者调查发现像罗定这种以种植水稻等低附加值作物地区除了碳铵和磷肥等有少量增加外复合肥均呈现大幅萎缩现象。
一直被誉为农资市场富矿的柑桔产区今年化肥销量更是惨遭滑铁卢。肇庆中联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卢世旭透露在去年肥价高时桔农改施中低含量复合肥销量有所增加;相反在今年肥价低时桔农虽然改施高含量复合肥但销量却出现了大跳水销量降幅高达20%。他说最关键是桔农对今年桔价行情信心不足投入大大减少 许多原来年施四次肥料的桔农今年减至2-3次根本无法拉动农资消费。
黄文双认为部分区域经销商化肥销量下降还与当地零售店数量增加有关。他说去年国家放开化肥经营后经销商有所增加零售店扩张更快像在番禺、中山和珠海零售店增加了10%左右。在市场蛋糕容量一定甚至萎缩的情况下竞争多了部分经销商的市场份额自然就变小了。
不过在珠三角个别蔬菜产区部分经销商的市场占有率基本稳定有的不降反升。但他们均需付出比平时更大的代价。博罗县金田丰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山表示今年力尽一切可行办法也要坚决保住市场占有量。广州增城石滩农丰肥料公司经理修凤玲也透露由于加大市场推广力度仅5月份复合肥销量就达600吨。
经销商风险大亏多赚少 零售商风险小赚多亏少
在过去几年的化肥行业作为二道贩的区域经销商大多数是做着只赚不亏的生意但今年这种格局已被改写。2008-2009年过山车式的化肥价格波动让众多经销商陷入了漩涡之中至今仍心有余悸。
在农资行业摸爬了20多年的罗定市农资协会会长罗锦清今年就在跌宕起伏的市场行情中栽了一回。他说年初价位仍在740元/吨的碳铵在下降至被行内人士认为见底的630元/吨时罗定农资协会大多数会员蜂拥入货共计120个车皮他自己也买入了17个车皮。
随后碳铵价格仍在不断下滑目前已跌破了520元/吨仅他自己就亏了8000多元。他说:“现在肥料价格不是急跌而是狂泻。”
然而大多数厂家根本无法补偿众多经销商的差价损失。罗锦清说去年底高价购进的300吨复合肥剩余库存到今年初才卖完但价格每吨已下降了500元共亏了15万元。增城某经销商亏了30多万元廉江某经销商亏了40万元……
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亏得最大的是全省乃至全国性的大型农资流通企业。山东某农资企业在广东因库存量过大今年亏了2000多万元奄奄一息;南方某农资企业去年储备近3万吨高含量复合肥今年出售每吨亏1000元半年时间就蒸发了3000万元元气大伤……
相对经销商零售店则幸运多了。船小好掉头的零售商在过去一年中尽管化肥价格大起大落但基本上没出现大的亏损。因为降价速度较慢地传导到终端零售店大多数零售商基本不会亏本卖出产品均有一定利润卖给农民。
有经销商表示不论是涨价和还是跌价零售商均是最大得益者。在去年升价时随行就市所有旧货定价向新货看齐一并以最新高价出售。这样有时一包肥料最高可以赚50-60元最少也有20-30元。实力雄厚的零售商有的储备了过百吨产品赚得盘满钵满。
在今年初跌价时零售商则是就高不就低低价的新货定价向旧货看齐继续保持高价。珠三角某大型肥企李经理告诉记者他们肥料在今年初下降了400元/ 吨但在市场上零售价基本一分钱也没变。不过受农产品行情影响4月以来零售店生意也逐渐难做了赚钱也没那么多了。
广东肥成本高不敌省外 吨差价过千元丢失市场
对厂家而言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今年日子过得举步维艰。一方面既要保持清醒头脑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原料价格波动;另一方面又要绞尽脑汁设法稳住日益萎缩的消费市场。
广东中加混合化肥厂副厂长钟锡麟表示由于广东复合肥企业多数是二次加工型大多数原料需从国内其它地方输入生产成本比国内拥有资源型的企业要高。博罗县莱斯复合肥有限公司总经理黎伟则透露目前省内复混肥生产成本比省外高出10%左右如果没有品牌、地理、售后和农化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很难与省外企业竞争。
因此今年以来省内部分中小型复合肥生产企业干脆关停生产线与省外复合肥企业合作进行贴牌代工生产。还有部分小厂由于不拥有高塔工艺在保留部分传统工艺产品同时委托本省或外省生产成本较低的高塔企业生产。
罗锦清认为虽然本土企业生产成本较省外高10%左右但市场上表现的产品价格远高于这个数字。像广东某厂的15-5-15含硫复合肥产品批发价2200元/吨而省外的只需1700元/吨左右。
钟锡麟认为由于两广和海南等中高含量肥料市场大而且价格比国内其他地区要高这种价格高地效应必然使得大量外省产品涌入广东。他说今年冲击较大的是广东水稻肥市场像一些外省3个15含氯复合肥到站价不到2000元/吨相比本省3000元/吨50%含量的水稻BB肥市场走得非常好。而今年广东水稻BB肥起码减少了一半。
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广东本土肥料产品比省外企业如果高出200-300元/吨价格相对合理推广难度不大但是假如差价在500元以上任何品牌、服务等优势均无法说服农民。珠三角某经销商透露由于今年广东某大型复合肥企业没能跟进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价格产品差价竟高达1000元/吨农民、零售商均无法接受结果把市场白白拱手让给了竞争对手。
外省肥料夹攻广东市场 产能过剩成为南下主因
正是看中广东市场这块大蛋糕今年上半年外省肥企携着价格优势的令箭大举进军广东市场。肇庆中联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卢世旭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4月份以来他就不断接到许多外省新肥企经理的电话寻求合作代理复合肥产品他们几乎都是率先亮出了价格牌企图吸引客户。
黄文双也透露今年许多外省企业如住商、洋丰、西洋等企业加大了宣传促销和推广力度加派了部分原来跑北方市场的业务员南下到零售店和田间地头推广据说某个企业的财务也被委派出去跑市场了。住商肥料(青岛)有限公司南方市场部部长唐振华证实了这一点今年在广东市场增派了两名业务人员协助经销商搞好市场推广取得了不错效果在市场非常艰难的情况下上半年销量基本与去年持平。
有经销商反映说像往年“皇帝女不愁嫁”的磷铵和尿素等大路货产品今年不少厂家也增派人员南下走市场、搞推广。博罗金田丰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山表示目前广东化肥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供求关系失衡局面像尿素产品大量涌入广东导致广东市场批发价在1630元/吨而出厂价在1650元/吨以上价格严重倒挂;复合肥也一样近年国内产能不断扩大像高塔复合肥品牌多如牛毛如今在广东市场根本表现不出任何优势。
业内人士认为产能过剩是化肥价格暴跌的根本。据统计今年全国新增化肥产能约为430万吨总产能将达到6300万吨而全国工农业化肥用量总和仅为5200-5300万吨产能将过剩1000万吨以上化肥产业供大于求的局面将进一步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