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淡季逆转”或为阶段性行情
2014-05-27最近3周,猪价暴涨26%,引起市场诸多猜测。坊间传言,“淡季逆转”或与国家冻猪肉收储政策及屠宰企业哄抬价格有关。专家表示,收储政策的目的是维护养殖户利益,对猪价的影响较小;而屠宰企业虽然拥有定价权优势,但市场总占有率仅为一成,因而上述两个观点均立不住脚。实际上,这只是猪市深度亏损后的阶段性上涨,预计未来生猪价格还会震荡走低。
“旺季不旺、淡季逆转”,今年的生猪行情令养猪户多少有些茫然。
5月份本是生猪消费淡季,已连跌7个月的猪价却反常连涨21天,3周累计涨幅达26%,实属罕见。一时间,市场上对暴涨原因散布着诸多猜测。有猜测认为,国家冻肉收储影响抬升了价格;也有观点直言,价格上涨与屠宰企业联合抬价有关。这些猜测究竟真假几何?
先来看第一个猜测,价格上涨是因为国家启动了冻肉收储政策吗?
冻猪肉收储是国家调控生猪市场的重要手段。今年3月,第一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共收储6.5万吨。收储之后,部分省份开启地方性冻肉储备。5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称,由于猪粮比价仍明显低于6∶1的盈亏平衡点,生猪养殖依然亏损较多,将启动第二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以促进生猪价格合理回升。
冻肉收储规模一般在4万吨至10万吨之间,收储行为本身对猪价的影响较小。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说,由于依靠国家调控手段增加了猪肉的需求,因此在收储举措推出前后,猪价会出现小幅上涨。但由于收储规模通常只占国内总消费量水平的0.1%至0.2%,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内生猪的供需形势,因此对猪价的中长期影响有限。
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良圻原种猪场场长、高级畜牧师肖有恩说,冻肉收储数量并不大,其主要是对提振养殖户信心的作用不可忽视。
再来看第二个猜测,价格问题是否能够归咎于屠宰企业哄抬价格?
过去的7个月里,生猪价格大幅下跌,但消费者发现并没有买到同等便宜的猪肉,猪肉零售价格的跌幅并没有那么剧烈。同样,近期猪价上涨,养猪户也不是产业链条中获利最多的。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门负责人刘通告诉记者,猪肉价格上涨时,销售商获利,而价格下跌时,屠宰企业依然有利可图。
5月份有黄金周和端午节两个消费小高峰期,这是广大屠宰企业大批量采购原材料的时机。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认为,在全产业链中,屠宰企业拥有较大的话语权。但专家同时指出,我国生猪屠宰企业多而散,即使目前国内前10位的大型屠宰企业联合起来,总的市场占有率也不到10%,没有能力操纵市场价格。
因此,生猪价格的上涨固然与冻肉收储和屠宰企业行为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应从供求关系方面来找原因。
事实上,由于前段时间猪市持续低迷,养殖户对未来行情并不看好,很多养殖场出现资金困难等情况。更重要的是,能繁母猪的淘汰在加速。3月底,能繁母猪存栏量约为4760万头,同比下降5.1%,这是3年来能繁母猪存栏量降幅最大的1个月。了解到这些,就不难理解猪价为何上涨了。
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还表示,目前的猪价上涨只是阶段性上涨,生猪市场整体还是供大于求,过剩母猪产能还远没有淘汰完毕,预计未来生猪价格还会震荡走低。何时能够迎来新一轮上涨行情,要看能繁母猪的存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