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奶粉新规实施 价格影响不大
2014-04-09日前发布的《质检总局关于加强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下称《公告》)明确规定,自2014年4月1日起,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必须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
今年“3·15”期间,洋奶粉“澳妙可”篡改保质期被曝光,使许多消费者意识到,洋奶粉的中文标签可以人为改动、随意粘贴,甚至更改保质期。此次对于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文标签的规范,广州乳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是为了规范市场,也旨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对于被称为“史上最严洋奶粉新规”的《公告》发布,是否有利于提高国产奶粉销售,王丁棉表示,关系不大。目前国内奶粉市场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信誉度,国内奶粉市场自身的约束才是建立信任的根本。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境外包装、印刷以及劳动力的成本高于境内。因此,从境外原装进口的奶粉成本会上升。而且,以往大包装进口的运输成本也要低于已包装好再运输的成本。
那么大品牌进口配方奶粉是否可能借此“涨价”呢?王丁棉认为,可能性不大。据王丁棉分析,婴儿配方奶粉是否涨价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涨价与供求关系的变化有关,即与上市货品总量有关,若供货少则可能提价,反之提价可能性不大;二是,涨价与商家各环节的利润设定有关,利润的获得主要依靠“走量”与“提价”,这就关系到配方奶粉本身的性价比问题。
王丁棉预测,进口奶粉在2014年8月份之前提价的可能性不大,9月过后可能会有小幅度的波动。
据了解,《公告》要求,产品包装上无中文标签或者中文标签不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一律按不合格产品做退货或销毁处理。
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加贴标签除了容易篡改保质期外,进口奶粉加贴标签还容易带来三个问题:一是,加贴标签可能盖住原包装上的信息,包括盖住消费者关心的重要信息,甚至有的企业故意通过贴标签的方式盖住不利于企业的信息;二是,加贴的中文标签未必能确切表达原标签的意思,或许存在翻译内容与原文不符情况;三是,加贴中文标签与原标签完全不符,这属于欺骗消费者。
王丁棉说:“把奶粉信息、所含成分,以中文形式直接印制在最小包装上,可方便中国购买奶粉的消费者充分了解所购产品,按照其需求进行选择。”
一位资深奶粉行业人士表示,《公告》发布后,能使“水货”、“行货”洋奶粉更容易被直观地分辨出来,至少八成以上的“假洋奶粉”会被淘汰出局,而消费者选择历史悠久的大品牌进口奶粉的几率会增高。
此外,《公告》规定,严禁进口大包装婴幼儿配方乳粉到境内分装,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必须已罐装在向消费者出售的最小零售包装中。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其报检日期到保质期截止日不足3个月的,不予进口。
王丁棉表示,大包拆成小包做成终端产品进口,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有利于税收,大包粉即原料与终端产品的税收存在着差异;二是,简化检验流程,大包粉在进口检验检疫时要每包过检,其中手续、程序都相对复杂,而做成终端产品小包进口,只需要进行抽样检查,既节省时间,又简化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