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看棉花产业政策调整
2014-05-27以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取代敞开不限量临时收储,是国家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及2014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对棉花产业政策进行系统调整迈出的关键性一步。如何深入理解2014年度每吨19800元的目标补贴价格?目标价格政策对国内棉花产业将带来什么样的深刻变化?在此目标价格政策下,2014年度国内棉花市场价格重心在哪里?
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通过监测、整理、分析几组数据,也许有助于涉棉企业理解上述问题。以下主要展示4组数据,仅供参考。
1、三大棉区棉花生产格局、质量状况、种植成本现状
棉花产量方面: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2003年度至2013年度,黄河流域从203万吨降到2013年的147万吨,降幅27.5%;长江流域从115万吨降至100万吨,降幅13%;西北内陆从169万吨增加到449万吨,增幅166%。西北内陆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重由2003年的34%提高到2013年的64%。
棉花质量方面:根据中国纤维检验局棉花质量年度报告,2011年度(2012-2013不具代表性),甘肃棉花质量“最好,没有明显劣势”;江西棉花整体质量“非常好”,仅次于甘肃;新疆棉花整体质量“很好”且数量最大。当年传统棉区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南、河南整体质量低于大部分产区平均或者“很差”,按国家统计局数据,约218万吨,占当年全国总产量33%。
种植成本方面: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去年12月的调查,新疆植棉成本(含租地、物资、人工、机械、农业保险、运输等)2267元/亩,其中北疆平均成本1861元/亩,南疆平均2675元/亩;其中兵团平均1946元/亩,地方平均2296元/亩。按照不同种植规模植棉户,种植成本递减,其中100亩以下的,平均成本2367元/亩;100-500亩的平均2204元/亩;500-1000亩的平均成本2100元/亩。
按平均单产318公斤籽棉(监测系统2013年度新疆品均单产),平均衣分40%,棉籽每公斤2.2元,2013年度新疆皮棉种植成本约16800元/吨。若补贴的收购目标价(皮棉价)18800元/吨,棉农的平均植棉收益率补贴目标约12%。
2、国内供需格局趋势
目标价格政策取代临时收储政策后,国内棉花产量进一步下滑趋势基本成立。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监测2013年内地面积3850万亩,新疆3346万亩。保守估计,三年后内地将至少下降50%,全国棉花面积在5000万亩左右,产量在580万吨左右。
而随着全球经济回暖,未来几年国内棉花消费量可能回升,但能否回升到2008年前后的高峰水平?除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红利时代逐步消退外,我们再看一组能源消耗数据。2012年我国GDP占世界总量11.5%,消耗煤炭占50.2%。2012年,中国人均煤炭可开采量84.8吨(世界人均122.2吨),人均石油可开采量1.78吨(世界人均33.46吨),人均天然气可开采量2295立方米(世界人均26581立方米),人均可耕地面积0.08公顷(世界人均0.2公顷)。
可见,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是劳动力、能源、环境条件的必然要求,政策不会选择保护低效率高耗能的产能,低端纺织产能外移刚刚起步。未来几年随着经济回暖,如果纺织用棉回升到900-1000万吨,国内年产需缺口约300-400万吨。
因纺织产品结构或配棉需要,每年会保持合理数量的进口。2003年-2010年(临时收储以前),8年平均每年进口237万吨。
近三年国储棉收储成交累计1592万吨,预计到8月底投放累计成交约680万吨。约剩余900万吨国储棉库存,按每年消化200万吨,需要约4年时间,足以支撑未来3-4年国内棉花生产格局调整后棉花资源的供应安全。
3、全球棉花产需格局演进
主产国中,印度、乌兹别克斯坦、西非、巴西等棉花生产潜力较大,且各有特点和优势。随着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非洲合作战略实施,出于资源安全考虑,国内企业有可能获得政策相关扶持,加快对上述地区的棉花资源渠道拓展,成为未来中国棉花供应重要替代地区。
以目标价格补贴取代临时收储为特征的产业政策调整,为保障国内主产区产业安全,避免重蹈大豆产业覆辙,同时保障国内纺织用棉供应安全,国家应抓住当前储备库存充足、可以延缓来自国际冲击3-4年的有利时机,尽快扶持一批有条件的国内企业“走出去”并在当地形成规模优势。借助国家中亚战略和非洲战略的东风,可重点布局乌兹别克斯坦、非洲、巴西等产区,发展棉花生产或者棉花加工,并将国外棉花资源返销到国内市场。可以通过对这部分棉花实行零关税等政策,以此弥补国内棉花生产下滑,对产业安全造成的影响。
4、2014年棉花价格重心初步分析
国际市场:2013年美国、欧元区经济增长均好于预期,预计2014年欧美经济整体继续向好。全球棉花供需方面,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产销存预测,2014年全球棉花产量减少、需求增加、除中国外的全球其他国家期末库存消费比连续两年小幅下降。
从历史数据看,过去十年国际棉花价格M指数(外棉中国主港报价平均水平)为81.9美分/磅。考虑到大宗商品价格随经济增长呈阶梯式上升的趋势,在临时收储政策取消,中国进口政策保持现状前提下,2014年度棉花价格向该均价方向回归的概率较大。
国内市场: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跟踪分析,在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国内消费和纺织出口出现转好迹象,棉花需求逐渐释放,但纺织企业仍面临劳动力成本提高、人民币升值、资金紧张、利润率下降等压力,初步判断2014年国内棉花产量下降,需求增长,国内库存消费比继续缓慢下降。
2014年实施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后,市场机制主导国内棉价,内外价差将回归常年水平。据对临时收储政策前十年数据分析,在我国棉花进口政策不进行大调整前提下,内外棉价差在1000-1500元/吨区间内,纺织企业可以承受。按进口棉到港均价在82美分左右(按汇率6.2),折人民币1%关税配额含税、费港口提货价约14100元/吨;滑准税含税、费提货14700元/吨;全关税、费港口提货17900元/吨和上述预判,测算2014年度国内棉花均价在15000-16000元/吨概率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