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信息网
您好,欢迎来到神农信息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神农进农户 农户变神农
热搜:
  • 牛肉
  • 仔猪
  • 蓝莓
  • 水蜜桃
当前位置:首页 > 神农资讯 > 市场行情 > 

西海固:蓄足动能再出发 ——来自宁夏脱贫乡村的调研

2021-10-22

西吉县龙王坝村一景。光明图片

西吉县移民新村一角。光明图片

西海固果农喜收红梅杏。光明图片

银川西夏区吊庄移民村德林村的田野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新华社发

  沿福银高速一路南行,地势越来越高,绿意越来越浓!

  一座座新建的青砖黛瓦的房舍掩映在绿荫中,透出勃勃生机。远眺车窗外,辣椒、西芹、甘蓝、黄花菜等多彩植物,构成一幅幅绚烂画卷,绕山腰缠绕、缠绕;屋顶上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下漾着粼粼波光。

  艳阳、蓝天、白云、波光、绿浪装扮出的六盘山,流光溢彩,巍峨壮观……

  好一幅盛世美景!

  很难想象,这里就是曾经“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国家各项政策扶持,通过数百万干群倾力奉献,通过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西海固,已然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这一彪炳千古的奇迹,令世界惊叹!

  脱贫摘帽,是与旧时代的告别,也是新征程的开始!在乡村振兴的新时期,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亟待破题:

  如何从脱贫走向固富?如何从帮扶走向互利?如何从产业走向兴业?如何从迁入走向融入?如何从物质富裕走向精神富有?

  金秋时节,记者卷起裤腿,走进了这里的峁峁梁梁……

  基础设施提升—— 

  强化“骨干工程”,疏通“毛细血管”,筑牢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 

  西海固,位于黄土高原的西南缘,年均降雨量只有200多毫米,是中国西北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它也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一场山洪,就能轻易地将这片土地撕裂成纵横交错的沟、壑、塬、壕……

  1972年,联合国专家来西海固考察后哀叹:“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真苦焦啊!十年九旱,年年吃不饱肚子。吃水要到几十里、上百里的地方去拉。拉水车进村,牛娃子追着车子跑,麻雀、老鸹会不顾死活扑到冒烟的柴油机上抢柴油喝。”说起过去,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村民刘克瑞满腹心酸。

  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怎么办?

  那就搬出大山!

  1983年至今,宁夏先后实施6次大规模移民,123万贫困群众挪出了穷窝、换掉了穷业、拔掉了穷根。

  庭院里浓荫匝地、花开正闹,彤红的鲜桃缀满枝头——这是刘克瑞现在的家:客厅宽敞明亮,家具一应俱全,自来水通到了厨房,水龙头一拧,清泉哗哗……

  走进弘德村,一座座鳞次栉比的新房,一条条整齐宽敞的街道,一张张质朴憨厚的笑脸,正无声地讲述着移民搬迁带来的巨变。

  这座容纳了近两千户移民的村庄,学校、医院、球场、超市、文化大院……东部发达地区村里该有的东西,这里一样也不缺。

  “能放开肚皮吃水,在下巴子底下上学、瞧病、看社火,祖祖辈辈没敢想过……”刘克瑞谝着谝着就抹起了眼泪。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弘德村,看了一张刘克瑞家搬离西海固时拍的照片,不由感慨:“今非昔比,恍如隔世啊!”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好日子还在后头。”

  刘克瑞请人把这句话写了下来,装裱后放在一个镜框里,端端正正挂在客厅的墙上。

  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生活基本问题解决了,对日子还有什么新期待?

  挑起这个话头,乡亲们打开了话匣子:“卫生院瞧小病没问题,但大病还得往银川跑”“学校留不住好老师,娃们哭闹着要去城里念书”……

  这些诉求,自治区党委、政府早已开始谋划了。“这些年,‘有没有’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但‘好不好’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不同阶段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水平不一,有的往村覆盖、向村延伸不到位,有的陈旧老化、功能不全……”自治区党委书记陈润儿向记者细数着工作中的“不到位”。

  如何满足群众的更高需求?

  宁夏正在探索一条精细化发展的道路:弱什么补什么——既强化“骨干工程”,又疏通“毛细血管”。

  今年以来,宁夏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计划,进一步完善水、电、路、讯、污水管网设施,全面提升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

  为解决吃水问题,吊庄移民以来,宁夏先后投资300多亿元建设了一系列引水工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

  但是,站在新起点的宁夏人并不满足:“不仅让群众吃上水、吃好水,还要用上‘智慧水’。”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杨刚说。

  “交水费?简单哩!你看,进入‘我的用水’页面,点微信支付,几秒钟就搞定。”固原市彭阳县长城村村民崔彩霞,一边娴熟地操作着手机,一边与记者唠嗑:“村里有的老人不会用手机支付,只要告诉远在上海、广州打工的娃娃们,就没有麻达了。”

  为了缓解群众“看病难”,宁夏建立了五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每千人拥有2.98个执业(助理)医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9月,宁夏还正式启动了“互联网+医疗健康”国家区域中心建设。

  红寺堡三中校园,图书与艺术楼格外显眼,阅览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各占一层,每层超过1000平方米……为了让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宁夏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投入资金达24亿元。

  “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也在火热推进:村村都有健身广场,人人出门15分钟就能用上健身器材。有了政府投入健身的“幸福钱”,群众就能少花看病的“痛苦钱”。

  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不仅满足了群众生活需要,也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生态建设和人居环境的提升,带动宁夏乡村旅游业井喷般发展。群众真正尝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甜头!

  初秋,罗山脚下的红寺堡区柳泉乡永新村喜气洋洋,家家装扮得如同过年一般:有的挂起了灯笼,有的新漆了门窗,有的还在庭院里摆上几盆怒放的鲜花。新一届“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又要开始了。早几年尝到了甜头的村民们,正攒着劲呢!

  “就这么一场比赛,哪家不挣个三千五千?”永新村村民罗成军和记者拉着家常。

  今年上半年,宁夏国内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57.86%,相当一部分来自乡村旅游。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已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下一步,发展要提速,交通必须‘提速’。”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蒋文斌指着交通规划图兴奋地向记者介绍。

  “今年投资112亿元的26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正全力实施,支持建设的一批助力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的公路项目也在顺利推进。新修的每一条路,都是‘旅游路’‘产业路’,最终会变成群众增收的‘幸福路’。”蒋文斌憧憬着未来。

  闽宁协作提升—— 

  从单向援助到双向互动,从政府主导到市场发力,催化乡村振兴的“乘法效应” 

  清光绪二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在给光绪帝的奏折中悲鸣:臣辖境苦瘠甲天下,要求各省协济,不然,无所尺寸仰仗。

  尽管左宗棠吼破了喉咙,清政府却无能为力!

  事实证明,各省协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才能真正实现。

  眼前是数十架六层标准化菇架。黑的是草炭土,白的是双孢菇。温控的原因,菇房里白烟袅袅,如同走进了“绿野仙踪”的幻境。

  “一年6茬,工厂化栽培,菌菇产量比传统种植高10倍。”在永宁县闽宁镇双孢菇工厂化栽培示范基地,林占熺用手捻着草炭土告诉记者。

  林占熺是国家菌草中心首席科学家。不久前热播的电视剧《山海情》中“凌教授”的原型就是这位老人。

  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由福建帮扶宁夏。包括林占熺在内的11批180余名福建援宁干部、数千名援宁专家,将希望“种”进了西海固这片贫瘠的土地。

  25年接续奋斗,寸草不生的“干沙滩”变成了果茂粮丰的“金沙滩”。25年携手并肩,“闽”和“宁”已被岁月浇铸成了固定搭配。“闽宁模式”,注定永远刻入中国的扶贫史册。

  脱贫攻坚,只是闽宁协作的第一阶段。乡村振兴时代,如何再著新篇?

  “我们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闽宁协作实现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宽领域发展。”自治区主席咸辉表示。

  记者在银川采访期间,正值闽宁协作第25次联席会议召开,双方签署了《福建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十四五”东西部协作框架协议》,根据脱贫后的新情况,未来闽宁协作的重点,将变单向援助为双向互动,从政府主导到市场发力,更注重产业融合。其间,双方新签约37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12亿元。

  新的协作模式,正如火如荼展开:

  在中卫,闽宁“山海情”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正酣;

  在吴忠,福建科技团队在盐池县大坝村开展的土壤改良试验,已初见成效,黄花菜烂根难题将得到解决;

  在石嘴山,菌草再次当起“先行官”。今年,78岁的林占熺正谋划菌草产业新项目。“宁夏养殖业发达,要从发展菌草产业转向发展菌草畜业,实现草、菌、畜循环生产。”林占熺又开出一剂“妙方”;

  银川、福州两个省会城市,更是互动频繁。记者在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采访时看到,专家们正隔着大屏幕,为宁夏隆德县一个基础设施项目“云评标”。这些专家,5位来自福建,4位来自宁夏。

  “互动”的结果,是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机制更活、产业更优、生态更美、百姓更富;

  “互动”的结果,是催生一大批新的市场主体。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在宁闽企将由5700多家增至1万家;

  “互动”的结果,是闽宁协作的“乘法效应”向更深更广处开拓: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科技创新……协作成效将呈几何级增长。

  扎根西海固15年,固原市福建企业家协会名誉会长林锦云不断往来于“两个家乡”。他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商业秘密”:“宁夏的葡萄酒、枸杞、牛羊肉、小杂粮在福建很受欢迎;福建的服装、电器、陶瓷、体育用品在宁夏俏得很。”

  有人形象地比喻:福建是宁夏的“CBD”,宁夏是福建的“后花园”。

  的的确确,面向未来,一条互通互鉴、携手共赢之路,正在绵延、绵延、绵延……

  乡村产业提升—— 

  壮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乡村振兴的强劲势能 

  “太阳晒成红脸蛋,裤子露着屁股蛋,锅里煮着洋芋蛋。”这是西海固不知流传了多少代的民谣。

  “一年下来,舌尖上的味道就是洋芋、洋芋、洋芋。”固原女作家马金莲的话语中透着凄苦和无奈。

  洋芋、土豆、马铃薯曾被戏称为宁夏的“三大产业”,背后折射出,宁夏乡村产业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如果没有产业支撑,就业就没有渠道、务工就没有岗位、增收就没有来源。”吴忠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建博带我们参观正在建设的红寺堡工业园区。

  新的发展阶段,宁夏给自己立下一纸军令状:到2025年,脱贫群众收入增速高于全区农村居民平均水平、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平均水平。

  如何实现“两个高于”?西海固人正在下一盘大棋:

  棋局之一,因地制宜谋发展,不贪大求全,重点扶持劳动密集型、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加快发展,千方百计挖掘增收潜力、拓宽增收空间。

  六盘山脚下的固原,海拔高、气候冷,不利于庄稼生长,而冷凉蔬菜却长得生机勃勃。何不顺势而为发展冷凉蔬菜?

  思路一转,劣势顿时变成了优势。西芹、菜心、番茄、辣椒、甘蓝……固原生产的冷凉蔬菜,强势打进了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目前,种植面积已蹿升到50万亩,蔬菜总产量超过240万吨,总产值40亿元。

  思路如此一转,谁还敢再说农业是弱质产业?

  不但因地制宜,还要做优做特。宁夏梳理出9个重点产业,建立省级领导专班推进机制,计划用5年时间,使葡萄酒、高端奶、绿色食品三个产业综合产值分别超过1000亿元,枸杞、肉牛肉羊综合产值分别达到500亿元以上。

  另一着棋,宁夏也下得得心应手:向规模化经营要市场,向产业链延伸要效益。

  走进位于固原市原州区的融侨丰霖(宁夏)肉牛生态产业园,数千头肉牛正在悠闲地嚼着青草。旁边,塔吊正忙碌作业,年屠宰加工量约10万头牛的车间已经封顶。

  “车间建成后,把牛按照部位精细分割,销售冰鲜肉,后期还将建设深加工车间,加工牛肉熟食。全产业链下来,一头牛可多卖1万元。”站在规划图前,产业园综合管理部经理慕旺东向记者竖起了一根手指,加重语气说:“听清楚了,是多卖1万元!”

  “固原肉牛产业正在顺着‘棋路’往下走。通过引进福建和山东的企业,固原将建设4个规模化生产基地,构建起从养殖、屠宰、分割、包装到销售、品牌的肉牛全产业链。到2025年,固原肉牛全产业链产值将从目前的180亿元增加到300亿元,带动6万人实现就业,带动农户年增收2万元。”固原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任军孝清晰勾勒出牛产业未来的“版图”。

  吴忠生产的黄花菜名扬天下。人常说,“明日黄花”,黄花菜花期短,隔天采摘花就蔫了。“我们建成了单体面积1万平方米的冷库,保鲜期可从几天延长到几个月,色泽、口感和新鲜蔬菜一样。我们还委托科研院所开发出了抗抑郁、降嘌呤的保健食品。”吴忠市委常委、红寺堡区委书记丁建成也勾勒了自己的“版图”。

  农业产业化的真正目的,是让农民在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能得到更多的收益。而要做到这一切,就要让农民融进来。

  在固原市彭阳县红河镇宽坪村,成片的甘蓝长势正旺,一个个胖乎乎、圆滚滚的家伙争前恐后向记者“打招呼”。

  “土地流转、村民务工、村集体入股分红,‘一地生三金’。”红河镇镇长杨国儒蹲在地头,掰着指头跟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地地租500元;土地流转给东升农业集团后,村民到基地打工一个月3000到4500元;蔬菜大棚也能分红……日子好着呢!”

  黄花“点亮”了生活,枸杞“火红”了光景,葡萄“甜蜜”了日子……告别了传统农业模式,地还是那些地,西海固从劣势中找到了强势,农业从“弱质”发展到“优质”。

  走在秋日西海固的原野上,记者和这里的万千群众一样,心里漾着温馨、荡着喜悦、怀着希冀。

  更让记者振奋的是,与贫困的奋争,与市场的竞逐,开阔了他们的胸襟,拓展了他们的见识。

  故步自封、小富即安,再不属于这块土地!

  农民素质提升—— 

  涵养市场观念,培育新型农民,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你知道吗?以前人人皱眉的“土蛋蛋”,现在变成了人见人爱的“金蛋蛋”。

  “从种子开始,我们的洋芋就不一般。你看这秧苗长得多旺嘞!一个大棚就养了15万株‘青薯9号’洋芋脱毒苗,能产马铃薯原原种37.5万粒。”宁夏天启马铃薯研发中心大棚里,技术人员马磊轻抚着翠绿的幼苗叶片,爱不释手。

  这个研发中心年繁育马铃薯原原种5000万粒,辐射带动200万亩商品薯科学种植,种薯远销新疆、内蒙古等省区。

  有了好种子,再配上科学种田技术,西海固的洋芋蛋完成了华丽转身。

  “以前种地‘二牛抬杠、靠天吃饭’,几十个人才种五六亩,费工费钱不说,洋芋经常没刨就烂在地里。这会儿品种换得勤、倒茬倒得勤,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两个人就种380亩,年收益七八十万元。”站在田埂边讲起致富经,西吉县将台堡镇明台村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苏向根心里的自豪溢上了眉梢。

  通过“土洋结合”摸索出种植“黄金法则”,他种出来的早熟洋芋品种一公斤卖到8元,就这,还供不应求呢。

  洋芋的华丽转身,折射的是农民素质的嬗变。

  两年前来到闽宁镇创业,禾美电商老板徐美佳为了招工愁肠百结:面试54个人,九成小学文化,没有一个会电脑……

  更挠头的是,电商直播,姑娘们连句“欢迎来到直播间”,都说不囫囵。

  培训计划从“零”开始:员工们上班学电脑,下班翻《新华字典》。培训,不但教会了她们知识,也为她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广袤世界的窗口——你瞧!走进直播间,主播马燕正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介绍闽宁的蘑菇、中宁的枸杞、红寺堡的黄花菜……巧嘴,唤来越来越多的人“种草”宁夏正宗土货。去年,这个直播间销售额超过了1000万元!

  的确,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的素质的提升。

  提升素质,难点在哪儿?银川市委常委、永宁县委书记朱剑道出症结:祖祖辈辈土里刨食,如今,洗脚上楼,农民变成了居民,不少人一时不知所措。

  他举了一个例子:闽宁镇玉海村建了46栋日光温棚,每个温棚年收入稳稳三四万元。可是,村民们宁愿收取微薄的地租,也不愿自己闯市场。

  如果农民素质不提升、思想观念不转变,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

  提升,宁夏的做法是:立足“双扶”——既扶志又扶智。

  红河镇苹果示范园区,活跃着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县里总结他们的特点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

  秋阳不急不躁照着,看着枝头累累的果实,正在打理果园的红河村村民王占林,笑意似乎要从脸上流泻下来。“以前不懂啊,让果子使劲儿长。后来才知道,长得多不如长得好。果子等级高,才能卖出好价钱。”

  记者在他的果园看到:苹果的枝丫顺着钢管向上长,放眼看去,地里似乎插着一个个硕大的鸡毛掸子。这种技术,让果子充分受光,果形又大又漂亮。是驻村科技特派员传给了他这种“魔法”,并帮他完成了理念的转变。

  村里有个“明白人”,胜似有个“活财神”。在“明白人”的带动下,村民们一个个全都“明白”了起来。如今,红河镇苹果种植面积已经翻番,全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3万元。

  红河镇,是宁夏提升农村人口素质的一个缩影。尽管财政并不富裕,在提升农民素质方面,宁夏却舍得下本钱。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21年,全区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1.4万余人;组织13.77万人次参加专项技能培训;初、高中毕业生在技工院校培训超过4个月的,政府补贴6000元……

  这些措施,让一个个满脚泥土的农民,摇身变成了“吴忠厨子”“海原司机”“闽宁月嫂”……随着身份变化的,是他们光景的变化。

  “这种投入,远没有修条路、盖个小区、建个工厂来得光鲜,但它对宁夏未来发展的影响,却更深远。”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一级巡视员孙晓军坦言。

  乡风文明提升——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从“富口袋”到“富脑袋”,凝聚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 

  这几年,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但自治区文明办的乡风调查,却让人笑意未去忧从心起:封建迷信时有抬头,宗族势力干预村务,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赌博酗酒屡禁不止……

  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富脑袋”,宁夏从涵养文明乡风抓起。去年,脱贫攻坚激战犹酣,自治区就未雨绸缪作出决定: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尾年”,也是“移风易俗深化年”。

  走进弘德村,但见“村规民约牌”竖在村头最醒目的地方:反对封建迷信、不搞宗派活动、反对家族主义、严禁乱倒垃圾……

  “以前,一收到请柬,心里就咯噔一下——又接到罚款单了!”说到天价彩礼,弘德村支部书记任军仍心有余悸,“现在好了,村里有了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谁再大操大办,就要上‘红黑榜’,被全村人笑话哩。”

  乡里乡亲,最害怕被人笑话。在这些并无多少恶意的“笑话”里,薄养厚葬、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一点点消去,“婚事新办”“零彩礼”成为新时尚。

  倡导文明乡风,有罚就得有赏。在红寺堡区,人人都爱逛“积分超市”:零彩礼积40分、房前屋后无污物积4分、参加村义务劳动积3分……

  可别小看这些积分!有积分,就能评上“星级文明户”——这可光彩得很嘞!

  除了这些,积分,还可换购一些生活物品。因为参加了村义务巡逻队,红寺堡区香园村的马彦花成了村里的“积分大户”,她很有心得:“刚开始积分,是冲着换些毛巾、洗衣液……可习惯形成了,毛病也就慢慢改了——你瞧!村子这么干净,谁还好意思乱扔垃圾?”

  要想“脑袋亮堂堂”,光靠“送文化”还不够,还要把文明因子深深植入人们心田。

  在宁夏,“种文化”,难度可不小。有农民形容前几年的文化生活:“门口摆个凳子、桌上放个框子(电视机),逢集赶个场子。”

  怎样培育乡土文化?宁夏坚持这样的原则:硬植入不如软融入,“送文化”不如“种文化”。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金科说得好:“精神境界的提升,民族文化的互融,家国情怀的滋养,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个浸润的过程。”

  “种文化”离不开载体。宁夏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舍得投入——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自治区常抓不懈。

  红寺堡区玉池村是个回汉杂居村。以前,村里读书的人不多,借本书比借钱还难。在政府帮助下,2018年,村里的“大知识分子”马慧娟成立了“泥土书香读书社”。

  这可难坏了村里的婆姨们——连自己的名字都写得歪歪扭扭,还能读书?可是几年下来,连基础最差的,也能读厚厚一本呢!

  庄稼地里也能“长文化”,马慧娟一边劳动,一边用手机写作,先后出了六本书,被人们称为“拇指作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日宁夏,即使最偏远的乡村,也建起了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等文化设施,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贫困地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近段时间,彭阳县白阳镇玉洼村党支部副书记贾廷民忙得不可开交:村里文化大院里,天天演出不断,村秦剧团排练的《香山寺还愿》《二进宫》别提多攒劲!不但四里八乡的乡亲们追着屁股看,还唱到了固原和平凉……

  “多看名角,少了口角”“多一个广场,少一个赌场”“多了欢声笑语,少了鸡毛蒜皮”。贾廷民“信手拈来”几件小事:靠农家乐致富的村民杨治刚,每年都拿出一笔钱捐资助学;李家五兄妹出资3万元,给村里老人筹备“古稀宴”……

  “种文化”,“种”出了一个个最美人物——古稀高龄的“七一勋章”获得者王兰花,带领6万多志愿者,常年播撒着人间大爱;“种文化”,“种”出了美丽乡村——目前,全区生活垃圾治理村达到95%;“种文化”,“种”出了民族团结——“宁夏妈妈”王菊茹,5个“孩子”,来自4个民族……

  “生产上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关心、习俗上相互包容。”这就是文化建设“种”出的结果。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文化是未来。”自治区文明办专职副主任杨柳给出了这样一个论断。

  治理效能提升—— 

  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夯实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 

  搬出大山,让百万人口解决了温饱。但随着社会融入程度的加深,乡村治理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部分村庄村务不透明;个别村干部多吃多占;少数“两委”班子软弱涣散;不同移民群体之间时有冲突发生……

  提升治理效能,是乡村振兴面临的现实课题,也是基层党组织必须面对的一场大考。

  初到兴旺村,罗凯便当头挨了“一闷棍”:村“两委”换届选举,51名党员,投票结果竟然是25比25。因为有1名始终在“来”的路上。

  兴旺村是红寺堡区的一个移民村,移民分别来自宁夏南部山区的海原县和彭阳县。不同移民群体之间衍生的矛盾,给村庄治理打上了“死结”:村里定了的事,要么这伙人不同意,要么那伙人有看法。你瞧,仅改厕这么一件小事,就拖了好几年。

  作为镇上下派的村党支部书记,罗凯一筹莫展。

  经过深入的调研,他终于找到了症结:以前,之所以村民怨气重,是因为村务不公开。

  罗凯开出了药方:阳光村务!

  他带领新班子,推出村民代表会议制度,重大事项一律由集体协商、民主表决。

  对症下药,必然是药到病除: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兴旺村这把锈蚀的锁终于打开了:涣散的人心开始聚拢,村里的事务有人操心,公益活动人人抢着干……

  记者探访兴旺村,村委会办公桌上放着一册环境整治工作记录本,随手翻开一页,一串数字映入眼帘:陈国连17天、马生兰16天、张奋成10天……“这是每位村民自发参与村容治理的天数。变了,真的变了!”罗凯话里透着自豪。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应对这场大考,宁夏从强化村“两委”班子入手,向1816个村(社区)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3675名。这支队伍,已经完全融入乡村振兴的洪流,成为“永不离开的工作队”。

  如果说提升治理效能,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底子”,那么,宁夏探索的“两个带头人”工程,则为乡村振兴插上了一双强劲的翅膀。

  哪些因素制约着基层党组织建设?自治区党委总结为“一弱三低”:党组织带头人带富能力弱,村干部文化程度低、能力素质低、群众公认度低。

  如何破解?宁夏实施了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面向全区公开招考选拔村党组织书记,支持和鼓励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学毕业生等参加竞选,让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切切实实成为村民致富带头人。

  焦建鹏是西吉县吉强镇龙王坝村走出去的能人,大学毕业后,在外创业,干得风风火火。组织上选拔他回乡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头脑活络的他,号召乡亲们搞“林下经济”。有人撇凉腔:“娃娃家嘛,懂个啥?”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焦建鹏决定干给村民看,在村外的树林里,搞起了养殖种植。同时,把自家的土窑洞进行改造开起了农家乐。游客来了,住在土窑里,睡在土炕上,吃着土里的,临走,还忘不了撂下一沓沓钞票。

  真金白银摆在面前,乡亲们眼热了,纷纷加入了他成立的合作社。焦建鹏回村时说过的话,兑现了:“带着村民一起干。”第一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就突破了50万元。

  焦建鹏这样的“领头雁”,不胜枚举!2021年,全区“二合一”带头人(村党组织和致富带头人)达1205人,占村党组织书记总数的55%。

  “事实证明,哪个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好,哪个村就秩序井然,哪个村发展步伐就快。有了健全有力的基层组织,乡村振兴,就有了震不垮的‘主心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景瑜由衷感叹。

  “目前,‘三农’工作的重心已经历史性地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其工作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对未来,陈润儿清醒依旧。

  接下来的乡村振兴“接力赛”,宁夏能否冲在前面?尚需时间给出答案。

  行走宁夏大地,从银川到石嘴山,从灵武到青铜峡,从贺兰山到六盘山,我们欣喜地看到,“六个提升”已为宁夏蓄足了动能,宁夏健儿的起跑,是那样的铿锵有力……


热搜视频
欢迎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